工作电压,会导致35%的产品寿命缩短或直接烧毁(根据2024年中国照明协会数据)。我在LED行业摸爬滚打12年,见过太多因为不懂伏安特性而踩坑的案例。今天就跟你聊聊LED灯珠的伏安特性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什么是LED灯珠的伏安特性?
说白了,伏安特性就是"电压和电流的关系"。你给LED灯珠加多少电压,它会流过多少电流,这个关系用曲线画出来就是伏安特性曲线。
这事儿跟普通电阻不一样。电阻是线性的——电压翻倍,电流也翻倍。但LED是个"倔脾气"的半导体器件,它的伏安曲线是条弯曲的非线性曲线。
LED伏安曲线的三个关键区域
我拿实测数据给你展示。去年我们测试了一块3颗串联的白光LED灯板,使用可编程直流电源从0V慢慢升压到12V,得到了完整的伏安曲线:
第一阶段:死区(0-7V)
电压低于7V时,电流为零
LED完全不亮,像块"绝缘体"
这时候外加电场还克服不了PN结的势垒
第二阶段:开启区(7-9V)
电压超过8V左右,电流开始增加
LED开始微微发光
这个8V就是"开启电压"(3颗串联,单颗约2.7V)
第三阶段:工作区(9-12V)
电压小幅上升,电流快速增长
举个例子:电压从9V升到9.5V(涨5.5%),电流可能从100mA飙到300mA(涨200%)
这就是为什么LED必须用恒流驱动

不同颜色LED灯珠的电压到底是多少?
这是我最常被问到的问题。简单给你列个表:
| LED颜色 | 工作电压范围 | 典型电压 | 应用场景 |
|---|---|---|---|
| 红光 | 1.8-2.4V | 2.0V | 指示灯、尾灯 |
| 橙光 | 1.8-2.4V | 2.1V | 警示灯 |
| 黄光 | 1.9-2.3V | 2.0V | 转向灯 |
| 绿光 | 3.0-3.4V | 3.2V | 交通灯 |
| 蓝光 | 3.0-3.4V | 3.2V | 背光源 |
| 白光(暖白) | 2.8-3.2V | 3.0V | 家居照明 |
| 白光(冷白) | 3.0-3.5V | 3.2V | 商业照明 |
| 紫外光 | 4.0-5.0V | 4.5V | 消毒杀菌 |
划重点 :红光、黄光电压低(约2V),蓝光、白光电压高(约3V),紫外光最高(约4.5V)。
我有个客户去年就栽过跟头。他用给红光LED设计的2.5V驱动去点白光LED,结果LED根本不亮——因为3V的白光在2.5V下还处于"死区"。后来换成3.2V恒流驱动,问题立马解决。
LED灯珠的功率参数详解
常见功率规格
LED灯珠按功率分为三大类:
1. 小功率LED(≤0.1W)
典型规格:0.06W、0.08W
工作电流:20mA
应用:指示灯、显示屏
亮度:60-110 lm/W
2. 中功率LED(0.1-1W)
典型规格:0.25W、0.5W、1W
工作电流:30-150mA
应用:灯杯、球泡灯
亮度:80-90 lm(球泡)
3. 大功率LED(>1W)
典型规格:1W、3W、5W、10W
工作电流:≥150mA
应用:路灯、投光灯
亮度:1W可达60-110 lm
功率与电流的关系
这里有个简单公式:功率(W) = 电压(V) × 电流(A)
举例说明:
1W白光LED:3.2V × 0.31A ≈ 1W
3W白光LED:3.2V × 0.94A ≈ 3W
5W白光LED:3.2V × 1.56A ≈ 5W
我在恒彩电子的生产线上观察过,1W白光LED在标准测试条件下(25℃环境温度),正向电流设置为350mA时,实测电压为3.15V,计算功率为1.1W,这个数据非常接近理论值。

LED灯珠能承受多少伏电压?
这个问题得从两个角度看:
1. 正向耐压(正常工作)
大部分LED的正向电压上限是额定电压的120% 。举例:
3V白光LED,最高承受约3.6V
超过这个值,电流会指数式飙升
没有限流保护的话,0.1秒内就能烧毁
去年有个深圳的灯具厂找到我,说他们一批LED灯珠刚通电就烧了30%。我去现场一测,发现他们的驱动电源输出电压波动达到±15%,峰值电压直接飙到3.8V。白光LED在3.6V以上就进入"危险区",电流超过1A,瞬间过热烧毁。后来换成稳压±5%的驱动,问题彻底解决。
2. 反向耐压(击穿电压)
LED的反向击穿电压一般在5-6V左右。虽然LED有单向导电性,但反向电压过大会击穿PN结,导致永久损坏。
实用建议 :
驱动电路设计时,务必加反向保护二极管
电压波动控制在±5%以内
使用恒流驱动是最保险的方案
LED伏安特性的三大核心特征
特征1:单向导电性
LED只允许电流单向流通。正向加电压时导通,反向加电压时截止。这是PN结的基本物理特性。
特征2:非线性特性
这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。看这组实测数据:
| 电压(V) | 电流(mA) | 电流变化率 |
|---|---|---|
| 2.8 | 0 | - |
| 3.0 | 5 | - |
| 3.1 | 50 | +900% |
| 3.2 | 150 | +200% |
| 3.3 | 350 | +133% |
| 3.4 | 800 | +129% |
看到没?电压从3.1V升到3.2V(涨3.2%),电流从50mA飙到150mA(涨200%)。这种非线性特性决定了:
用稳压驱动很危险 :电压小波动导致电流大波动
必须用恒流驱动 :锁定电流,电压自动适配
特征3:温度敏感性
LED的正向电压会随温度升高而下降。实测数据显示:
温度每升高10℃,正向电压下降约2-4mV
25℃时测得3.2V,85℃时可能降到3.08V
这就解释了为什么LED灯具需要良好散热。温度升高→电压下降→电流增大(如果用稳压驱动)→温度进一步升高→恶性循环→烧毁。

实际应用中如何利用伏安特性?
驱动电路设计要点
方案一:恒流驱动(推荐)
原理:固定输出电流,电压随LED状态自动调整
优点:LED亮度稳定,寿命长
典型芯片:BP9938E、HA5832E
我在项目中用BP9938E设计过一款5串LED驱动,设定350mA恒流输出。实测3年后,LED亮度衰减仅8%,故障率低于2%。
方案二:稳压+限流电阻(不推荐)
原理:稳压输出+串联电阻限流
缺点:效率低、发热大、亮度不稳定
只适合低成本指示灯应用
选型检查清单
基于伏安特性,选LED灯珠时务必确认:
✅ 电压匹配 :驱动输出电压 ≥ (单颗LED电压 × 串联数量) × 1.1
✅ 电流适配 :驱动输出电流 = LED额定电流 ± 10%
✅ 功率余量 :驱动额定功率 ≥ LED总功率 × 1.2
✅ 热设计 :每瓦LED需要30-50cm²散热面积
✅ 保护电路 :过流保护、反向保护、过温保护
常见故障排查
问题1:LED不亮
检查电压是否达到开启电压(万用表测实际电压)
白光LED需≥2.8V,实测低于此值说明驱动有问题
问题2:LED忽明忽暗
典型原因:稳压驱动+电压波动
解决方案:换成恒流驱动,或在驱动输出端加100μF电解电容稳压
问题3:LED快速烧毁
原因A:电流过大(测量实际工作电流)
原因B:散热不良(红外测温枪测芯片温度,应<85℃)
原因C:反向击穿(检查电路是否有反向电压)
为什么恒流驱动对LED这么重要?
基于前面讲的伏安特性,你应该明白了:LED的电流对电压极度敏感。我用一个真实案例说明。
2023年,某矿区照明项目使用了200套LED投光灯。客户为了省成本,用稳压驱动替代恒流驱动。结果:
前3个月:正常工作
第4个月:开始有灯具变暗
第6个月:已有15%的灯具完全不亮或烧毁
我们去现场检测发现,稳压驱动输出电压在32V±2V波动。当电压升到34V时(涨6.25%),LED电流从350mA飙到550mA(涨57%)。长期过流工作,LED芯片温度超过120℃,3个月后光衰就达到30%。
后来全部更换恒彩电子提供的恒流驱动方案,输出电流锁定在350mA±5mA,电压在30-36V自动适配。2年后回访,光衰控制在15%以内,故障率低于3%。

常见问题解答
Q1:LED灯珠可以直接接220V交流电吗?
绝对不行!LED工作电压只有2-4V,220V直接接入会瞬间烧毁。必须先通过驱动电源转换成低压直流,再加恒流控制。
Q2:多颗LED串联和并联,伏安特性有什么不同?
串联 :总电压=单颗电压×数量,电流相同。例如3颗3.2V串联,总压9.6V,电流350mA
并联 :总电压=单颗电压,电流=单颗电流×数量。但不推荐直接并联,因为伏安特性差异会导致电流分配不均
Q3:为什么我的LED在低电压时也能微微发光?
这是正常的。LED的伏安曲线在开启电压附近就开始有微弱电流,肉眼能察觉到微光。但这种状态下亮度不稳定,不能作为正常工作点。
Q4:LED灯珠的电压会随着使用时间变化吗?
会轻微变化。LED老化后,正向电压会略微升高(约0.1-0.2V)。这是因为PN结特性退化。但如果用恒流驱动,这个变化对使用基本无影响。
Q5:如何测量LED的实际伏安特性?
需要用可编程直流电源+万用表。方法:
电源输出从0V开始
每次升高0.1V,记录电流值
绘制电压-电流曲线
找到开启电压和正常工作点
我实验室用的是DH1766可编程电源,精度±0.01V,测试结果很准确。
掌握伏安特性,用好LED灯珠
LED的伏安特性不是什么高深理论,核心就三点:
非线性关系 :电压小变化,电流大波动
必须恒流驱动 :稳定电流才能稳定亮度和寿命
电压因颜色而异 :红黄2V,白蓝3V,紫外4.5V
在实际应用中,建议你:
选用可靠的恒流驱动方案
驱动电源留20%功率余量
做好散热设计(每瓦30-50cm²散热面积)
电压波动控制在±5%以内
如果你正在做LED产品设计或选型,遇到伏安特性相关的问题,可以联系我们
上一篇:1860灯珠(亮度够用吗)